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流动人口落户打破户籍制度坚冰 激动与期待

2013-03-09 09:2016400财讯
从政府工作报告“加快推进户籍制度”、“自由迁徙”到公安部关于“流动人口落户”、“建立居住证”的回应,众多在外务工的流动人口对户籍制度改革充满期待。他们期待能脱下“二等公民”的帽子,期待年老时不要因为未落户而被发回原籍,更期待自己子女能与其他城里孩子同等享受市民待遇实现教育公平。

  
  

  图片分享

  在6日下午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召开的首次提案办理协商会上,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回应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推进城镇化涉及的户籍制度改革问题时表示,公安部正着手多项工作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建立实施居住证制度,使长期在城市并连续居住、参加社会保险的流动人口公平公正有序落户。

  安部副部长黄明关于流动人口落户、建立居住证的回应正好切合了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谈到户籍制度问题,温家宝说,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其实,“自由迁徙”是公民的一顶权利,1954年就被写入宪法,在1982年中被删掉了,但实际上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就已基本取消。而且随着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区域发展差距拉大,城市间的人口流动将越来越密集,异地工作也将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但户籍制度却导致人口迁徙到城镇之后,无法享受到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对公平社会构成负面影响。

  不可否认,近几年全国户籍制度改革明显加快,农业人口市民化取得了一些进步,例如,2010年至2012年有2500万人实现了“农转非”;截止2012年全国非农业人口比重提高到35.29%。但相比我国50%上的城镇化率,我国农业人口比重仍然偏高,很大一部曾经的农民工虽然居住在城市,却无法享受市民待遇。而且“农转非”还只现行户籍制度弊端的一个层面,还有很大一部分异地就业的非农业人口,在转移之后也无法享受到目标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他们和农民工同样属于这个城市的二等公民。

  户籍制度关系老百姓最基本社会保障问题。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子女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等等多个方面均与户籍有直接关系。有政协委员就指出,由于没有北京户口,孩子仍需要在老家读书。“虽然和城里人一样工作,但60岁以后就必须回到老家,待遇还是和农民一样”。目前户籍制度中最突出的矛盾,主要养老问题和子女教育问题。现行的户籍制度让异地就业的人群心里没底,又如何让他们“安居乐业”?

  政协委员、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关于流动人口落户、建立居住证的回应令众多在外打工的流动人口对户籍制度改革充满期待。流动人口落户不仅事关几亿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子女教育问题,而且也关系到社会公平与稳定,关系到中国城镇化进程能否顺利推进的问题。

  现有户籍制度实际阻碍了社会公平,与“安居乐业”也是相左的,必须加以改进和完善。而且城镇化的实现也有赖于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推进。如何推动城镇化建设,化解民众后顾之忧?需要加快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放松农业人口以及异地就业人口落户限制,让满足条件人口尽快拜托“二等公民”的帽子,与城市人享受同等的市民待遇。我们期待公安部关于流动人口落户、建立居住证的回应能够尽快落实。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全国已春播粮食7.6% 主产区陆续进入田间管理关键期
眼下,粮食主产区正抢抓农时,推进春播春管。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已春播粮食7.6%,早稻育秧过八成,进展顺利。分地区看,西南冬小麦正在灌浆,长江

0评论2024-04-0828863

农业农村部部署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工作
 本网讯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精神,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

0评论2024-02-2226825

农民“土专家、田秀才”尹德平: 田间把脉问诊 地头传经送宝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长期在田地里起早贪黑、摸爬滚打,是种田的“好把式”,也是技高一筹、身怀绝技的“田秀才”,农民称他们为“土专家”。今年80

0评论2024-02-0120133

农发行宜春市分行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为在全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特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966525江西省社会心理服务热线大队长、宜春市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专家组成员来农发行宜春市分行为全行员工开展心理健康

0评论2023-12-3119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