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一天比一天高,春天慢慢走近,武汉江夏区安山镇毛岭村农民徐家祥已经在自家农场里忙活了好几天。春耕备耕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这一年的收成。昨日,徐家祥在田间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家庭农场“生意经”。
徐家祥今年50岁,是江夏区乃至全省闻名的种粮大户。2010年底开始,他流转的600亩土地成为武汉典型的家庭农场之一,每年可为他创造30万元以上的纯收入。
去年,徐家祥的600亩地产了66万斤粮食。他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种一亩地能带来1320元左右收入,600亩地一年下来,除去每亩成本895元,再算上各种补贴5万元左右,收入超过30万元问题不大。
11年前,徐家祥开始从周边农民手中承租农田种粮食,因为技术过硬,产量一直不错。加上政府的各种扶持政策和补贴,让他的收入节节攀升。
“关键时刻,还得靠政策的帮助。”徐家祥说,2011年遭遇春旱时,江夏区政府专门派人来挖了三条水沟,从附近的湖中取水,保证了农田灌溉;到了播种季节,农业部门又会送精选的种子;在种粮过程中,农业局还会派专业的农技人员来指导,促成了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
更重要的是,政府对于种粮农户的各类免税、补贴特别给力。徐家祥说,农业税全面取消后,他承包的农田每年免征近5万元的农业税,还有粮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补贴等。成立家庭农场时,他还获得了3万多元的一次性补贴。
说起自己的农场,徐家祥笑了:“尽管现在很多农村人都不愿种田,但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要吃粮食,再加上国家政策这么好,农业发展这么快,没有理由不加把劲把田种好。”特别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采取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更让他信心十足。
其实,徐家祥种地没有想象中那么累。犁船、收获机、旋耕机……他的农场已高度机械化:“全部都是机械化作业,耕地有旋耕机、播种有播种机,收割有收获机,在村里请帮工也很方便”说话之间,这位种粮大户迎着阳光,眼中满满都是希望。
在武汉,像徐家祥这样的家庭农场已有167家,农场人均纯收入普遍高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0%以上,家庭农场农业收入均达20万元以上。他们的丰收是我省粮食总产连续9年增长的一个缩影。

- 赋能民宿“大管家”,激发乡村新活力 ——2025 浦东民宿管家培训开班
0评论2025-09-25

- 曲园体育人实践行:访优秀校友,传“犁牛”精神,助青春逐梦
0评论2025-09-12

- 曲园学子暑期社会实践:以武为翼筑梦想,青春作伴共前行
0评论2025-09-12

- 【暑假社会实践】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助力青春,逐梦远行”实践队开展暑期支教活动
0评论2025-08-29
盐碱地成了丰收地 奔盛草业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
走进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的青海奔盛草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里,紫花苜蓿茂盛生长,燕麦草犹如巨幅绿毯披覆大地,大型指针式水肥一体化喷灌机在给农
0评论2025-08-293554

- 曲园学子:“助力青春 逐梦远行”社会实践队暑期社会实践
0评论2025-08-29

- 曲园学子三下乡:解码湖湘红脉 实践赋能教育
0评论2025-08-02
进一步强化农业防灾减灾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
7月28日,农业农村部召开部常务会议,研究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和秋粮生产工作。会议强调,要把秋粮生产摆在突出位置,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压紧压实责任,抓实抓细
0评论2025-08-013028

- 2025生物质能创新发展论坛盛大召开
0评论2025-04-15

- 中石油昆仑好客助农:践行央企担当,助力乡村振兴
0评论202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