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东北地区玉米生育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2013-07-29 08:4416800中国农业新闻网
  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
  

  目前,东北地区玉米陆续进入抽雄吐丝期,长势总体较好,但后期仍面临旱涝、早霜等威胁,玉米螟、粘虫、大斑病等将偏重发生。为指导各地加强田间管理,确保丰产丰收,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提出东北地区玉米生育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一)排涝防旱保生长。针对东北地区前期雨水较多,近期部分地区连续多雨的情况,对一些低洼易涝、山区沟塘地块,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涝害发生。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搞好土壤墒情监测,防范后期可能发生严重的旱情,如遇“秋吊”迹象,应及时浇水,满足作物生长发育需求,避免因旱造成减产。
  
  (二)补施粒肥增粒重。多雨易导致肥料淋失,引起后期脱肥。在玉米吐丝期,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植株长势,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并适当增施钾肥。但施肥量不宜过多,施肥时期不宜过晚,防止贪青晚熟。也可在灌浆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等混合液,促进光合产物积累,增加粒重。
  
  (三)统防统治控病虫。玉米螟、粘虫、大斑病是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的主要病虫害。近期温度高、湿度大,田间郁闭,易导致病虫加重发生。要加强监测预警,适时开展防治,大力推行生物防治、灯光诱杀、性诱剂诱杀等绿色防控技术,并综合运用高架自走式机械喷雾和飞防等多种措施,开展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对玉米大斑病等病害,还要及时拔除病株,减少病菌侵染来源。
  
  (四)促进早熟防早霜。近日中央财政出台东北秋粮综合施肥促早熟补助政策,对因低温春涝晚播的秋粮作物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等给予补助。玉米专家指导组和广大农技人员要配合当地农业部门尽快制定实施方案,搞好政策宣传,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指导服务,视植株生长发育和天气情况,确定合理的喷施药剂、喷施剂量和喷防时间,提高作业质量和实施效果,促进安全成熟,规避早霜风险。
  
  (五)适时晚收夺高产。今年东北部分地区玉米播期较常年偏晚,各地要在早霜来临前尽量延迟玉米收获时间。当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粒皮层光亮、灌浆乳线消失、基部出现黑色层时收获为最佳,以延长籽粒灌浆时间,加速果穗和籽粒脱水,降低籽粒含水量,提高玉米产量和籽粒品质。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
截至5月28日,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3798万亩,日机收面积678万亩,四川麦收进入尾声,湖北进度过八成,河南、安徽进入集中收获期、进度过一成,江苏、陕西、山西等省陆

0评论2022-05-3023373

从猪周期到鸡周期 养殖业的春天来了
 从“猪周期”到“鸡周期”,价格的上涨让国内养殖业如沐春风,国内步入老龄化社会步伐的加速和农村有限劳动力向城市进一步的转移,为国内养殖业未来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就资本市场而言,如今是考虑加仓投资养殖业的时机啦。

0评论2016-03-3122191

截至7月2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3967万亩
  据国家防总网站消息,东北中南部部分地区旱情有所缓解,但辽宁南部、内蒙古东北部部分地区仍然维持高温少雨天气,旱情持续发展。辽、吉、黑、蒙等四省(区)有54万人因

0评论2015-08-0322121

中国农业发展的焦点问题
实际上是国际上有一部分低价格的粮食产品进入了中国市场,把一部分高价格的中国粮食产品请进了仓库,这个局面短期可以,长期持续显然不可以,产品不能只进不出,这个问题是中国农业面临的非常突出的,将来这矛盾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要解决。

0评论2015-06-142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