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讯 9月初,谷城县各乡镇秋播生产已拉开序幕。种植蔬菜颇有名气的该县某村农民已开始腾茬整地播种蔬菜。一位70多岁的农民说,他刚播种上的1亩多地的白萝卜,不算自己投劳的工钱,各项成本500多元,但收入却差强人意。去年种萝卜长势很好。可销到市场上时,每公斤只有1角2分钱,除去请人帮忙每公斤给的4分钱,算账结果,还倒贴几百块。
不少农民和他一样,也种的白萝卜,见没有市场销路,干脆不卖了,毁了重种下一季。可毁种、拔萝卜也要浪费人力、物力,又要往地里贴钱。无独有偶,该县某镇种植山药的农民,也在感叹山药价格太低,保不住本。低的原因是市场饱和。
明知价格不好,或是贴钱为什么还要种呢?当地农民说,一是土地适宜生长这些作物,而且质量相当好;二是种萝卜、山药习惯了,别的反倒种不好;三是不种这些又不知道该种什么;四是有一种赌博的心理,认为或许价格会好起来呢!
如何改变这种 “种瓜不得瓜”窘境,除农民自己摸准市场脉搏,克服赌博心理、改变品种单一的种植模式外,尽可能的不盲从、不 “横着竹杆进城门”,不然,年年如此,总是“劳而无功”,何时是个头?
盼各级领导、有关部门能对农民种植结构调整给予指导,畅通市场信息,不能再让农民往“死胡同里钻”,不能等农民的农产品卖不出去了,再去帮他们“吆喝”,当他们的临时“推销员”。应像抓工业生产、招商引资那样,帮农民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培养扶持一批农字号龙头企业,让他们给农民下订单,让农民得好处,过上富裕日子。
(谷城县冷集镇党办 王轩玲)
农民“土专家、田秀才”尹德平: 田间把脉问诊 地头传经送宝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长期在田地里起早贪黑、摸爬滚打,是种田的“好把式”,也是技高一筹、身怀绝技的“田秀才”,农民称他们为“土专家”。今年80
0评论2024-02-0120066

- 欢乐开幕!“庆丰收 促和美”2023年佛山市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顺利举行
0评论2023-09-25

- “百亿补贴”送给种粮农民 多地已给出“到账”时间表
0评论2023-05-10

- 人民网:切断农民后路的“城镇化”,是断子绝孙的损招
0评论2023-05-09

- 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0评论2023-05-04

- 今年夏粮收购政策发布: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0评论2023-04-29

- 报告:中国农民工超2.95亿人,高学历占比不断提高
0评论2023-04-29

- 湖北省第九届农民运动会开幕式在枝江举行
0评论2023-04-19

- 中央财政下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00亿元
0评论2023-04-18

- 美菜网利用互联网技术帮助农民开拓销售市场
0评论202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