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宁
实施农民培训工程是提高农民致富技能的重要措施,是新形势下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内容。然而时下,在一些地方,农民培训工程演变成了“花架子”政绩工程,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
一是就业培训组织机构众多,培训项目鱼龙混杂,而且由于标准不一,各自为政,往往令农民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无所适从。二是培训机构师资薄弱,设施设备简陋。以牺牲培训质量来降低培训成本。这样不但浪费人力物力,农民花了不少时间,却没有学到多少东西。三是部分培训工程流于形式,不注重跟踪辅导和“训”后服务。
那么,如何提高农民培训的“含金量”呢?笔者认为:首先,应精选培训机构。各级政府要严格审查各培训机构制定的培训方案,重点审查培训内容、时间以及培训后指导和帮助就业的措施等情况综合起来,择优选择,委托实力强、信誉好的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
其次,要严格培训管理,因材施教。各培训机构要加强对教师和学员的管理,及时掌握农民的培训情况和处理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如今的农民所从事种养等各种产业的情况千差万别,自身文化水平也参差不齐,技能需求也大不相同。所以,培训机构应充分尊重农民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灵活教学。并结合农民的实际情况,在培训时间安排、内容选定、授课方法等方面加以改进。
最后,要做好“训后服务”。各级政府、培训机构和授课老师要重视培训的“训”后效果跟踪服务,定期或不定期追踪培训后的农民的技能掌握、就业创业等情况,帮助农民解决在实践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还可适时将培训的内容进行“回炉”,根据情况重新调整培训计划,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总之,农民培训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能当做“花架子工程”来搞,它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让农民学到真正的技能。
农民“土专家、田秀才”尹德平: 田间把脉问诊 地头传经送宝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长期在田地里起早贪黑、摸爬滚打,是种田的“好把式”,也是技高一筹、身怀绝技的“田秀才”,农民称他们为“土专家”。今年80
0评论2024-02-0120069

- 欢乐开幕!“庆丰收 促和美”2023年佛山市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顺利举行
0评论2023-09-25

- “百亿补贴”送给种粮农民 多地已给出“到账”时间表
0评论2023-05-10

- 人民网:切断农民后路的“城镇化”,是断子绝孙的损招
0评论2023-05-09

- 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0评论2023-05-04

- 今年夏粮收购政策发布: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0评论2023-04-29

- 报告:中国农民工超2.95亿人,高学历占比不断提高
0评论2023-04-29

- 湖北省第九届农民运动会开幕式在枝江举行
0评论2023-04-19

- 中央财政下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00亿元
0评论2023-04-18

- 美菜网利用互联网技术帮助农民开拓销售市场
0评论202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