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广西蔗糖业遭受“两面夹击”“第一车间”如何突围

2014-03-17 08:355850人民日报

  种植科技化——

  新品种增产30%以上,节水灌溉正改变“靠天吃饭”格局
 
  走进崇左市江州区太平街道驮逐村宜阳屯甘蔗高产示范基地,看到一排排挺拔粗壮的甘蔗,单根高近2米、重约8公斤。
 
  “这些平均亩产8吨、最高亩产15吨的大甘蔗,是我们引进广西大唐公司自主研发繁育的壮糖1号甘蔗新品种。”太平街道办主任谭春丽告诉记者,这是目前广西最高产的甘蔗品种之一,比普通甘蔗品种增产30%以上。
 
  在大唐公司的示范带动下,江州区率先在广西实现了甘蔗高产高糖新品种的规模化繁育。近期,大唐公司相继启动了投资1.98亿元的甘蔗高产高效现代化集成技术项目和投资1.3亿元的江州区大唐农业科技循环产业园项目。
 
  “咦,你这蔗地里怎么还有鸡粪呢?”在新糖甘蔗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千亩高产示范基地里,面对记者的疑问,蒙毅广笑着说:“这是我亲自跑到玉林的一家大型养鸡场花钱买来的。”
 
  “用农家肥种植甘蔗特别好,可以改善土壤板结状况,提高土地肥力,提高甘蔗产量。”他说,合作社农民种植的甘蔗平均亩产8吨以上,最高的有14吨,创下当地农民种蔗单产“神话”。
 
  “实践表明,采用优质的生物肥甘蔗糖度可提高2度,亩产量可提高2吨以上。”刘登科说。
 
  科技无处不在。在驮卢镇安定屯甘蔗高产示范基地,一条条水管像“血管”穿行蔗海,数控房就是无数“血管”连接的“心脏”,由电脑精确配比的水肥由此注入水管,再通过等距漏孔一滴滴渗入甘蔗根部,保证甘蔗秆粗叶茂,长势良好,让“望天田”变成“丰产田”。
 
  “采用水、肥、药‘三位一体’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实现灌溉与施肥、防治病虫害同步进行。”江州区区长陈光恩说,该区已成功实施10万亩项目,依托高效节水灌溉平台,每亩可以节肥20%以上,节水30%以上,亩产增3吨,亩增收1000元左右。
 
  为加快甘蔗生产提级增效,2012年,崇左市作出实施百万亩甘蔗高效灌溉项目战略部署。两年来,累计完成甘蔗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6万多亩。广西糖业协会理事长农光说,节水灌溉大规模推广后,国内食糖产业长期以来“靠天吃饭”格局将有望得到扭转。
 
  生产机械化——

  收割轻松快捷,效率提高10倍以上,每亩可增产30%
 
  崇左市驮卢镇安定屯一片甘蔗地里。“隆隆、隆隆……”几台橘红色的“大家伙”驶进甘蔗地里,所到之处,机声轰鸣、蔗叶纷飞,蔗叶繁茂的蔗林瞬间就变成一大车一大车的甘蔗,源源不断运向糖厂。
 
  这是崇左从美国引进的甘蔗收割机在作业,切梢、切割、剥叶、输送、收集等工序一气呵成,甘蔗收割工作变得轻松快捷。
 
  “人工收割甘蔗1人1天能砍收0.7—1吨,甘蔗收割机一天能收300多吨左右,相当于300人1天的工作量。成本上,人工收割每亩400元左右,机收不到100元。”江州区农机局局长郭振浩掰起手指算起了账来。
 
  本榨季,江州区机械收割甘蔗的面积达到2.9万亩,规模为广西最大,这也为正处于甘蔗收割机械化瓶颈的广西蔗区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据统计,2013年崇左市甘蔗种植面积428.21万亩,建立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片42片面积11.09万亩。驮逐村陇铎屯蔗农算了一笔账:“过去我们用牛耕种,一个劳动力5天才能种下一亩甘蔗,每亩成本高达750元。现在好啦,请大马力拖拉机深耕种,一天可耕种30—60亩,一亩成本仅需490元,工作效率是人工的10倍以上。牛耕地只能深达15—20厘米,拖拉机深耕达到60厘米,每亩可增产30%。”
 
  据了解,今年2月,广西已启动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试点工作,到2015年1月底将建成50万亩示范基地,实现经营规模化、种植良种化、生产机械化、水利现代化,力争平均亩产达8吨,蔗糖分达14%以上。计划用3—5年时间完成500万亩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广西将以糖业产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提升综合竞争力,力争在当前的发展困局中走出一条突围之路。
« 上一页 2/2 下一页 »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全国已春播粮食7.6% 主产区陆续进入田间管理关键期
眼下,粮食主产区正抢抓农时,推进春播春管。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已春播粮食7.6%,早稻育秧过八成,进展顺利。分地区看,西南冬小麦正在灌浆,长江

0评论2024-04-0828866

农业农村部部署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工作
 本网讯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精神,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

0评论2024-02-2226828

农民“土专家、田秀才”尹德平: 田间把脉问诊 地头传经送宝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长期在田地里起早贪黑、摸爬滚打,是种田的“好把式”,也是技高一筹、身怀绝技的“田秀才”,农民称他们为“土专家”。今年80

0评论2024-02-0120134

农发行宜春市分行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为在全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特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966525江西省社会心理服务热线大队长、宜春市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专家组成员来农发行宜春市分行为全行员工开展心理健康

0评论2023-12-3119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