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东北受旱区玉米抗旱保丰收技术指导意见

2014-08-09 09:034630农业部
  7月以来,内蒙古中西部、辽宁西部和南部降水偏少、温度偏高,土壤缺墒、伏旱严重,玉米植株萎蔫,叶片不同程度退绿。气象部门预测,近期受旱区无有效降雨,旱情持续。“立秋”已过,东北春玉米正处于抽雄吐丝期,是需水高峰期,也是对缺水反应最敏感的时期。为有效应对当前旱情及可能出现的夏秋连旱,农业部组织专家制定了受旱地区春玉米抗旱保丰收技术指导意见,提出以“抗高温、防连旱、促灌浆、保成熟”为重点,科学田管,抗灾减损,全力夺取玉米丰收。
 
  (一)抢早灌溉,造墒保苗。充分利用抗旱水源和节水滴灌工程,优先保证高产田和缺水临界期田块用水。根据苗情长势和墒情变化,及时采取小水浅浇,维持植株正常灌浆结实。有条件的地方采取滴灌、喷灌、沟灌、小白龙等灌溉措施及时补水,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无条件的地区采用错时垄灌、隔垄交替灌等方法,减少用水量,降低田间温度,最大限度减轻干旱造成的损失。
 
  (二)追肥促长,壮秆保穗。结合灌溉浇水,及时追施穗粒肥,亩施尿素10-20公斤,开沟侧深施,避免地表撒施,促进玉米根系下扎,增强养分和水分吸收能力,促壮秆大穗。灌浆后期用高秆喷药机追施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亩用尿素0.5-0.7公斤加磷酸二氢钾0.2公斤,兑水50-100公斤,降温增湿,增加植株穗部和叶片水分,加快灌浆成熟,提高粒数和粒重。
 
  (三)科学田管,减灾降损。浇水1-2天后要轻铲或浅耕一次,破除土壤板结,减少水分蒸发。对于受旱导致发育延迟的田块,及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生长后期通过放秋垄、拔大草、割空株、打底叶等措施,提高通风透光能力,减少水分竞争,减轻病害侵染,确保灌浆饱满。对于严重减产或绝收的春玉米田块,及时翻种露地蔬菜或饲草作物。对于难以形成籽粒的玉米田块,适时开展青贮,弥补产量损失。
 
  (四)加强监测,防治病虫。加强监测预警,密切关注玉米螟、三代粘虫、蚜虫及叶斑病等病虫害发生趋势,适时开展应急防治和通防统治。科学选用防治药剂,掌握合理用药时机和剂量,适当增加施药次数,降低用药浓度,提高防治效果。叶斑类病害先摘除底部1-2片病叶集中销毁,再喷洒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75%代森锰锌500-8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螟在雌穗吐丝盛期后6-8天,用4.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或2.5%功夫1500-2000倍液喷雾。粘虫可用灭幼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
截至5月28日,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3798万亩,日机收面积678万亩,四川麦收进入尾声,湖北进度过八成,河南、安徽进入集中收获期、进度过一成,江苏、陕西、山西等省陆

0评论2022-05-3023170

从猪周期到鸡周期 养殖业的春天来了
 从“猪周期”到“鸡周期”,价格的上涨让国内养殖业如沐春风,国内步入老龄化社会步伐的加速和农村有限劳动力向城市进一步的转移,为国内养殖业未来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就资本市场而言,如今是考虑加仓投资养殖业的时机啦。

0评论2016-03-3121984

截至7月2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3967万亩
  据国家防总网站消息,东北中南部部分地区旱情有所缓解,但辽宁南部、内蒙古东北部部分地区仍然维持高温少雨天气,旱情持续发展。辽、吉、黑、蒙等四省(区)有54万人因

0评论2015-08-0321917

中国农业发展的焦点问题
实际上是国际上有一部分低价格的粮食产品进入了中国市场,把一部分高价格的中国粮食产品请进了仓库,这个局面短期可以,长期持续显然不可以,产品不能只进不出,这个问题是中国农业面临的非常突出的,将来这矛盾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要解决。

0评论2015-06-142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