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2014/2015年度小麦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

2014-09-23 16:13219980农业部
 
  三、西南冬麦区
 
  该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4省(市),以冬小麦为主。本区气候湿润,热量条件良好,年降水量800-1100毫米;地势复杂,山地、高原、丘陵、盆地相间分布,海拔300-2500米;土壤以红壤、黄壤、紫色土、水稻土为主。种植制度以水田稻麦两熟、旱地“麦/玉/苕”间套作为主。小麦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5月中下旬收获。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日照不足,雨多雾大晴天少,还面临前期湿害、冬春干旱、后期高温、烂场雨等不利因素,是我国小麦主要条锈病越夏、越冬区之一,条锈病为害严重。该区小麦秋播及冬前管理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播前准备
 
  1.品种选用。稻茬麦选择抗病(条锈病、白粉病等)、耐肥、抗倒、产量潜力高的品种,丘陵旱地小麦选择耐旱、抗病(条锈病、白粉病等)、适合套种的丰产品种。
 
  2.药剂拌种。西南冬麦区条锈病暴发危害频率较高,苗期防控是重要环节之一。在常年地下害虫和苗期条锈病发生较重的地区,要混合拌种,杀虫剂可选40%甲基异柳磷,杀菌剂可选立克秀,每100公斤小麦用100毫升40%甲基异柳磷乳油加水10公斤、100克2%立克秀加水2公斤拌种。拌种时先拌杀虫剂、再拌杀菌剂,将麦种摊开,用喷雾器将稀释后的甲基异柳磷药液均匀喷洒,堆闷3-4小时,摊开晾干后,再将混合成糊状的立克秀药剂均匀拌入种子中,推荐使用性能较好的电动拌种机拌种。
 
  3.秸秆还田。西南地区80%的稻茬小麦采取免耕栽培,前作水稻秸秆主要以覆盖方式还田。通常有两种形式:用2BJ-2型简易播种机将种子摆播在免耕土壤的表面,再人工覆盖稻草;收割水稻时将稻草切碎抛洒,采用2BFMDC-6型播种机免耕播种小麦。两种方式都要求在水稻灌浆中后期及时排水晒田,晾干土壤,使水稻收获时土壤较干,以免收割机对田面造成过度破坏。第一种方式,稻草以整秆或切碎均可;第二种方式要求收割机为半喂入式,并加装有秸秆分散装置,秸秆被切成5-8厘米小段,均匀分散于田间,便于播种作业。前作为玉米的旱地套作麦田,玉米收获后将秸秆就地覆盖还田,吸纳秋季雨水,改善小麦播种时的土壤墒情,提高出苗质量。
 
  4.施用基肥。该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但有效磷缺乏。根据地力水平和目标产量确定适宜施肥量。稻茬麦亩产350-500公斤,亩施纯氮(N)9-10公斤,其中70%作底肥、30%作拔节追肥,基施磷(P2O5)、钾(K2O)各5公斤;亩产500-600公斤的高产田,亩施纯氮(N)11-13公斤,其中60%作底肥、40%拔节追肥,基施磷(P2O5)、钾(K2O)各6-10公斤。旱地套作小麦,亩施纯氮(N)6-7公斤,其中70%作底肥、30%作苗期追肥,基施磷(P2O5)、钾(K2O)各3-5公斤。机械化播种选择复合肥比较方便。将用作基肥的纯氮换算成复合肥,随播种施用。鉴于土壤缺磷,复合肥中磷的含量不能过低,氮磷钾含量为20%:15%:10%或15%:15%:15%的类型较好。
 
  (二)播种
 
  5.适宜播期。西南冬麦区的品种均为春性,考虑抽穗扬花期可能遭遇倒春寒和高产的要求,安全高产播期集中在10月25日-11月5日,播期提前则遭遇低温危害的风险增大,播期延后则不利高产。在此范围内,春性较强的品种(如蜀麦969)播期宜靠后,春性较弱的品种(如川麦55)宜靠前。
 
  6.合理播量。穗数不足是该区大面积生产产量不高的主因。由于冬季温度较高、有效分蘖时间较短,基本苗不宜过低,一般15-20万。超过20万基本苗,倒伏威胁加大,不利高产。对质量合格的种子,若发芽率按90%、田间出苗率按75%计,大粒品种(千粒重45克以上)亩播量11-14公斤,小粒品种(千粒重45克以下)亩播量9-12公斤。
 
  7.精细播种。免耕麦田应在播前7天进行化学除草,亩用灭生性除草剂(如克无踪,有效成分为200克/升的百草枯)200毫升。播种机主要有两种选择:一是2BJ-2型简易播种机,行距20厘米、窝距10厘米;二是2BFMDC-6,行距20厘米,种子呈带式分布,幅宽约4厘米。旱地套作小麦先用微耕机旋耕一遍,再用2B-4或2B-5型播种机播种。
 
  (三)冬前管理
 
  8.出苗管理。播种后加强水分管理,促进苗全苗齐苗壮。稻茬麦田多数年份土壤湿度大,出苗容易,一些丘陵稻茬麦田往往偏湿,要排水降渍,旱地小麦和受旱稻茬田要及时浇水。
 
  9.化学除草。免耕麦田应在播前除草基础上于3-4叶期再进行一次化学除草。以猪殃殃、泽漆、繁缕等较难防除的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亩用20%氯氟吡氧乙酸8-10克,或5.8%麦喜乳油10毫升,或20%使它隆乳油50-60毫升防治。以野燕麦、看麦娘、早熟禾、黑麦草为主的麦田,亩用3%世玛30-50毫升,或6.9%唑禾草灵(骠马)50-60毫升防治。以麦蒿、荠菜为主要杂草的麦田,亩用75%苯磺隆用1-1.5克或10%苯磺隆10-15克防治。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合发生时可用以上药剂混合防治。
 
  10.防治病虫。旱地麦和部分稻茬麦田地下害虫发生越来越严重,可选用“甲拌·辛硫磷”(总有效成分10%)混合细沙或草木灰,均匀撒施防治。冬前病虫害主要有锈病、白粉病、蚜虫等。若出现条锈病,主要呈“点状”发生,需要加强监控,在扩散之前进行拔除,如果出现中心病团,则进行喷药防治,以减少扩散和菌源量,进而减轻春季防控压力。
« 上一页 3/4 下一页 »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
截至5月28日,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3798万亩,日机收面积678万亩,四川麦收进入尾声,湖北进度过八成,河南、安徽进入集中收获期、进度过一成,江苏、陕西、山西等省陆

0评论2022-05-3025231

从猪周期到鸡周期 养殖业的春天来了
 从“猪周期”到“鸡周期”,价格的上涨让国内养殖业如沐春风,国内步入老龄化社会步伐的加速和农村有限劳动力向城市进一步的转移,为国内养殖业未来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就资本市场而言,如今是考虑加仓投资养殖业的时机啦。

0评论2016-03-3124067

截至7月2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3967万亩
  据国家防总网站消息,东北中南部部分地区旱情有所缓解,但辽宁南部、内蒙古东北部部分地区仍然维持高温少雨天气,旱情持续发展。辽、吉、黑、蒙等四省(区)有54万人因

0评论2015-08-0324009

中国农业发展的焦点问题
实际上是国际上有一部分低价格的粮食产品进入了中国市场,把一部分高价格的中国粮食产品请进了仓库,这个局面短期可以,长期持续显然不可以,产品不能只进不出,这个问题是中国农业面临的非常突出的,将来这矛盾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要解决。

0评论2015-06-142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