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西南地区干旱将持续 部分农民放弃种地打工为生

2013-04-16 08:4618800中国广播网

  抗旱成本的增加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在四川南部连年受旱的地区,一些农民已经放弃了种地,为了维持生计年轻的劳动力都去打工了,攀枝花盐边县红格镇金河村村长王杨华说:
  
  王杨华:现在三年没种,你看田里都荒草了。我们全村面积是3009亩,水稻有1630亩,靠江边的找了些抗旱资金,江边中了720亩。靠什么维生?不种水稻打工买着吃,我们都在打工,现在不是有钒钛基地么,我们就在那里打工,一人每月1400-1500。我们这里就是靠天吃饭,我们打工不是长久的生计,现在我们主要是发展芒果。
  
  而在云南,和乡村相比城市受到旱情的威胁更大,云南水利厅厅长陈坚告诉记者,四年下来旱情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在楚雄、昆明、玉溪、曲靖和大理,这些城市都有限时停水措施来节约水资源。
  
  陈坚:我们的人均用水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70%,我们的水利工程的人均供水能力只有全国的60%,如果不节水,现在昆明的日均供水量95万方,目前的水源算下去的话只能保证到6月中旬,水就用完了,到产生有效的径流形成水库的蓄水大体上要到7月上旬,中间差了20天的用水量,所以昆明市从上个月开始分片限水,分片停水,累计一天限了15万方。
  
  目前全国除了西南地区,还有甘肃、河南、湖北等地也有旱情,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张旭表示,为了保证全国范围受旱地区的吃水用水,国家加大了抗旱投入。
  
  张旭:在前期下达1.2亿元的特大抗旱补助费的基础上,商财政部又紧急下拨13.8亿特大抗旱补助费。
  
  积极采取抗旱措施是必然的,但是面对连年的干旱我们更需要的是反思,在云南,从公元130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连续4年干旱的情况只有一次,分析旱情的成因:二氧化碳排放导致气候变暖使降雨减少、水利工程欠账过多、过快发展让需水量大增,这些原因难道不是我们自己直接或间接造成的么?我们在拼命追求财富的同时,是不是该放慢脚步看看周围的环境?是不是该想想子孙后代所面临的威胁?
  
  记者在结束旱区采访的时候天空飘起了雨丝,这几天受旱的地区都有降雨但还不足以缓解旱情,愿旱情早日解除,也希望连年的干旱就此结束。
  
  
« 上一页 2/2 下一页 »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健康体重管理行动等3个行动被纳入健康中国行动
全国爱卫会14日发布通知称,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启动实施健康中国行动15个专项行动。结合健康中国建设工作实际和健康中国行动推进情况,决

0评论2025-04-142520

我国将在县域农村建成一批就地就近的风电项目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记者严赋憬、戴小河)国家发展改革委1日发布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提出“十四五”期间,在

0评论2024-04-0533076

为乡村提供“营养可口”的文化大餐
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乡村不

0评论2024-02-0836558

用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维权宝典”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3年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十大典型案例,这是自2018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连续6年向社会发布典型案例。本次发布的案例包括司法保护案件、行政执法案

0评论2024-01-2737525

如何化解“涉农执法”争议? 专访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赵鹏
 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多地因“涉农执法”在网上引发讨论。社会对此类事件为何如此关注?“涉农执法”又因何屡惹争议?半月谈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

0评论2023-12-3138569

全力以赴抗灾夺丰收——农业农村系统抓好灾后农业恢复生产综述
7月底以来,我国华北、东北等局部地区遭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随着洪水退去,这些地方的农业生产开始回到正轨。在河北省涿州市百尺竿镇的鲟鱼良种场里,

0评论2023-09-132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