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山西多地暴发黏虫危害 虫子多到无处下脚(图)

2013-07-22 09:4520250
  原平市原平镇平地泉村70岁的村民栗占叔侍弄了一辈子庄稼,仍被玉米地里出现的黏虫吓了一跳。成群黏虫爬上田垄、道路,他走路到地里干农活,几乎无处下脚。

  
  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一种叫黏虫的农业害虫在我省暴发。此次黏虫危害,从南至北,波及多地,忻州、朔州、大同、长治、吕梁等地尤为严重。省植保总站监测数据显示,全省黏虫发生面积达570多万亩,是2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1黏虫多到无处下脚
  
  6月下旬,栗占叔发现,他种的几亩玉米地生了黏虫。
  
  栗占叔所在的平地泉村,是忻州原平市玉米机械化生产示范村。该村地势平坦,村庄四周耕地,种植着成片的玉米,一眼望不到头。
  
  黏虫是一种常见农业害虫,玉米上长黏虫,起初并未引起栗占叔太多关注。然而,他很快发现,今年不同往年,村里玉米地里的虫子变得越来越多,多得吓人。
  
  6月底,黏虫最多的玉米地里,几乎每株玉米上都爬着虫,叶片被啃出一个个洞。一些玉米,叶片完全被啃光。
  
  栗占叔看到,田里的黏虫,吸引了成群的鸟儿来啄食。田间地头的树枝头、电线上,落满了燕子。
  
  但是,成群的鸟儿,似乎对减少黏虫数量,没起太大作用。
  
  黏虫啃食叶片,危害玉米长势。一些心急的村民开始给庄稼打药。随着给自己玉米地打药的村民越来越多,平地泉村附近农药店的农药被抢购一空。
  
  6月下旬,原平市农委植保站站长皇甫美玲接到平地泉村群众反映称,该村玉米地发生黏虫灾害。
  
  皇甫美玲和同事们赶到平地泉村进行黏虫灾情调查,调查结果把她吓了一跳:平地泉村6000多亩耕地,其中5000多亩耕地发生黏虫危害。
  
  5000亩耕地,主要种植着玉米,一些地块插种着小麦。黏虫先在小麦地里孵化成虫,之后向玉米田迁移扩散。
  
  按国家病虫害防治标准,每百株玉米黏虫数量如在10条虫以内,可不予防治。但皇甫美玲发现,平地泉村每百株玉米黏虫数量超过200条,危害最严重的地里每百株玉米黏虫数量超过1000条,已远超防治标准。
  
  7月初,平地泉村遭受黏虫危害的耕地发生黏虫大迁移,田埂上、路面上、水渠边,到处爬满黏虫。村民们担心黏虫扩散,设起隔离墙。他们在灌溉水渠蓄上水,在水里滴上农药。
  
  皇甫美玲很快就把平地泉村暴发黏虫情况上报到省植保站及原平市农委。
  
  几乎与皇甫美玲向上级报告黏虫灾害的同时,省植保总站陆续接到全省各地汇总来的黏虫危害报告。
  
  材料显示,6月以来,我省多地发生黏虫危害。除临汾、运城危害较轻外,忻州、朔州、长治、大同、吕梁黏虫危害严重,黏虫发生面积达572万亩,受害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
  
  7月3日,省农业厅发出《关于加强黏虫防控工作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广泛发动农户,采取有力措施防治黏虫。一场黏虫防治战紧锣密鼓地展开。
  
  长治、朔州、大同、吕梁、忻州纷纷启动黏虫防治工作,调集农药、组织植保、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防治黏虫危害。
  
« 上一页 1/3 下一页 »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
截至5月28日,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3798万亩,日机收面积678万亩,四川麦收进入尾声,湖北进度过八成,河南、安徽进入集中收获期、进度过一成,江苏、陕西、山西等省陆

0评论2022-05-3023381

从猪周期到鸡周期 养殖业的春天来了
 从“猪周期”到“鸡周期”,价格的上涨让国内养殖业如沐春风,国内步入老龄化社会步伐的加速和农村有限劳动力向城市进一步的转移,为国内养殖业未来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就资本市场而言,如今是考虑加仓投资养殖业的时机啦。

0评论2016-03-3122199

截至7月2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3967万亩
  据国家防总网站消息,东北中南部部分地区旱情有所缓解,但辽宁南部、内蒙古东北部部分地区仍然维持高温少雨天气,旱情持续发展。辽、吉、黑、蒙等四省(区)有54万人因

0评论2015-08-0322129

中国农业发展的焦点问题
实际上是国际上有一部分低价格的粮食产品进入了中国市场,把一部分高价格的中国粮食产品请进了仓库,这个局面短期可以,长期持续显然不可以,产品不能只进不出,这个问题是中国农业面临的非常突出的,将来这矛盾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要解决。

0评论2015-06-142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