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山西多地暴发黏虫危害 虫子多到无处下脚(图)

2013-07-22 09:4520250

  3黏虫危害已基本控制
  
  为何我省今年暴发黏虫危害?对我省农业生产造成多大影响?7月17日,记者采访了省植保总站防治科科长张东霞。
  
  张东霞介绍,去年8月,国内华北、东北地区暴发黏虫灾害。大量黏虫羽化成黏虫蛾后,飞回南方产卵越冬,由此造成今年黏虫基数比较高。今年5月至6月,黏虫幼虫在江苏、江西、山东等地羽化成黏虫蛾,向北方飞迁,进入我省产卵孵化,产出黏虫幼虫,因此这次危害我省农作物的是当年生第二代黏虫。而今年5月以来,我省北中部降雨较多,适合黏虫孵化发育,最终暴发黏虫灾害。
  
  黏虫只在幼虫阶段对农业产生危害。它属鳞翅目夜蛾科昆虫,喜在温暖湿润麦田、水稻、草丛中产卵。黏虫卵孵化成幼虫,需8—10天;第一次蜕皮需6—7天;第2次至第5次蜕皮,依次各需3天左右,第6次蜕皮需6—7天。黏虫每蜕一皮,个头长大,食量随之增大。在我省,黏虫幼虫以玉米、谷子、高粱叶片为食。大面积暴发时,可将作物叶片全部吃光,严重损害作物生长。6次蜕皮变成黏虫蛹、直至再变成黏虫蛾,它不再吃植物叶子,而改食花蜜,故不再对农业产生危害。
  
  张东霞科长介绍,在全省多地,省植保总站设有14个测报站。这些测报站,都安装了测报灯。黏虫蛾有趋光习性,测报灯吸引黏虫蛾,值班植保员可借此观测和记录黏虫蛾数量,随后汇报到总站。张东霞收到数据后,经过年度比对,以预测当年我省黏虫危害情况。
  
  监测数据显示,今年飞迁进入我省的黏虫蛾数量远超往年,受害面积成为20年来最广的一次。“因为灭虫及时,这次黏虫危害对我省大秋作物的长势影响并不是特别大。”张东霞最后说。
  
  (记者梁成虎)
« 上一页 3/3 下一页 »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
截至5月28日,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3798万亩,日机收面积678万亩,四川麦收进入尾声,湖北进度过八成,河南、安徽进入集中收获期、进度过一成,江苏、陕西、山西等省陆

0评论2022-05-3023378

从猪周期到鸡周期 养殖业的春天来了
 从“猪周期”到“鸡周期”,价格的上涨让国内养殖业如沐春风,国内步入老龄化社会步伐的加速和农村有限劳动力向城市进一步的转移,为国内养殖业未来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就资本市场而言,如今是考虑加仓投资养殖业的时机啦。

0评论2016-03-3122196

截至7月2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3967万亩
  据国家防总网站消息,东北中南部部分地区旱情有所缓解,但辽宁南部、内蒙古东北部部分地区仍然维持高温少雨天气,旱情持续发展。辽、吉、黑、蒙等四省(区)有54万人因

0评论2015-08-0322126

中国农业发展的焦点问题
实际上是国际上有一部分低价格的粮食产品进入了中国市场,把一部分高价格的中国粮食产品请进了仓库,这个局面短期可以,长期持续显然不可以,产品不能只进不出,这个问题是中国农业面临的非常突出的,将来这矛盾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要解决。

0评论2015-06-142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