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枣树快成熟时最怕遇上连阴雨天气,容易出现裂枣、烂枣,冬枣更加娇气,年景不好枣农一年的辛苦就算白费了。”刘立明向记者讲述他过去的遭遇时,仍心有余悸。看到大田冬枣总是受到天气影响,他从2008年开始种植温室冬枣,再也没有因为天气影响冬枣收成,而且结出的冬枣个大、外观漂亮、口感更佳。
刘立明算了一笔账,一个温室大棚占地0.7亩,投资4万元左右,平均亩产2000斤左右,每斤售价30元,去掉生产成本,每亩纯效益达到5万元,第二年即可收回成本。刘立明现在一共有8个大棚,一年下来,能挣个二三十万。刘立明还专门建立起冬枣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他的带动下,村里不少人也纷纷种起了温室冬枣。
据沧州市林业局局长董相友介绍,温室冬枣可以人为对其生长环境进行调控,最大限度降低外界因素的不利影响,在冬枣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有所保障。目前,大棚冬枣栽培技术已在青县、黄骅、沧县等地开始推广,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温室冬枣大棚已发展到54个,占地120多亩。计划到明年底前新建枣树温室50个以上,面积100亩,到2015年全市温室枣树面积达到500亩。同时加大推广冬枣、马牙枣、月光枣、悠悠枣等鲜食品种的种植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