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福建省:猪价低迷时向管理要效益

2014-03-20 08:352960中国畜牧兽医报
   本报记者郭蕾
 
  在福建省上杭县稔田镇,陈大强养猪20年了。对陈大强来说,养猪可谓是理论和实践的最佳结合。自1995年从赣州农校毕业至今,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充实理论的优势带动下,陈大强的生猪养殖路风生水起。截至目前,他的猪场存栏二元母猪180多头,地方保护品种淮猪(母猪)120多头,年出栏商品猪5000多头,仅这项收入,就让陈大强过上了的小康生活。
 
  对于今春的猪价,陈大强早有心理准备:“这两年猪价一直不大好,起起伏伏。排除正常的‘猪周期’原因之外,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也对生猪价格有一定影响。近些年,过年大家也不用囤货了,年初一都可以随时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牛羊肉消费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猪肉的价格。”另外,在他看来,产能过剩、生猪存栏量较大也是生猪价格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
 
  可是,眼下养猪人的日子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吗?“猪价?每斤都跌到五块五了。”“这种价格肯定是亏的。”“每头猪亏个二三百元啦。”“再这样下去,快顶不住了。”说起价格,相对于陈大强的理性,从其他生猪养殖户七嘴八舌的简短话语中,明显听得出他们情绪的激动。
 
  谈到这个情况,陈大强爽朗一笑,理解地说:“5块5的价格,肯定是要赔的。”但随即话锋一转,陈大强解释说,也不能单纯那么讲,做生意总归是有赔有赚,不可能年年赚钱,但要算总账。再说,眼下亏损时间还不算长。稍微有点规模的养殖场都还有一定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散户即使亏损,也不会太多。“从市场上能繁母猪的淘汰速度便能看出来,据我了解,目前市场上母猪淘汰速度依旧缓慢,行业大规模淘汰母猪的现象不多。”
 
  另外,陈大强告诉记者,在猪价低迷时,要想让养殖场不赔钱或者少赔钱,那就只能向管理要效益。“市场行情很不好把握,我们能做主的就是控制养殖成本。”陈大强进一步解释,以母猪年提供出栏仔猪数为例,有的猪场一头母猪年提供出栏仔猪还不到15头;而有的猪场,单头母猪年提供出栏仔猪数可达到17头——18头。再比如防疫治疗费用,有的猪场平均每头商品猪从仔猪到出栏的防疫治疗费用高达120元,可有的猪场仅仅需要80元。
 
  “别小瞧了这2头、3头,也别小看了这三四十元的差距,成本的高低就在这里。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养殖场生猪卖到7元一斤还赔钱,有的猪场只要卖到5.9元一斤就不赔钱的原因。猪场管理非常重要。”陈大强强调。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成华猪——擦亮“川猪”金字招牌的主力军
成华猪是我国著名地方猪种,其中心产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历史上以成都、华阳一带饲养尤为集中,故称成华猪。成华猪具有肉质优良、皮厚和抗逆性强等优势性状品种特性

0评论2022-02-06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