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养猪业的“产业寒冬”怎么破?

2014-04-02 11:559010猪e网
   虽然现在已经春暖花开,但我国的养猪产业正在经历整个行业的寒冬,当前猪价持续下滑,是什么把猪肉价格一直往下拉动?按照以往的猪周期理论,现在的肉价见底了吗?养猪业的寒冬如何破解?
 
  寒冬还是春天
 
  2013年12月初以来生猪价格逆市下滑的严峻形势,养猪行业的寒冬几乎每个人都会感受到了。但是深究其本质,这个寒冬并不是需求不振的寒冬, 而是供求季度不平衡造成的寒冬。原因有几个。
 
  第一、 产能过剩  从供应方面,2014年1月20日,统计局发布农业生产数据, 2013年国内猪肉产量5493万吨,同比增2.8%,生猪出栏量首度突破7亿,到了7.15亿头致使的生猪出栏过剩,使得生猪行情低迷。
 
  第二、 集中扩大增加产能  2013年行情较好时,养猪者认为市场行情不错,集中资金大量投资,导致生猪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造成目前集中出栏。
 
  第三、 猪肉进口递增  国内生猪产能过剩,2013年猪肉进口同比增幅超 10%,进口量高达58.4万吨,对国内市场带来一定冲击。近期双汇国际集中进口约3500吨美国冷冻带骨猪肉,引发了一系列的新闻热点,但是大家应该冷静对待。这个量相比较中国市场的猪肉需求还不至于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不过在这个国内猪肉供过于求,行业普遍亏损,猪价跌跌不休的时候,双汇走了这一步棋显然往枪口上撞,大家吐槽双汇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四、内需疲软  从需求方面看,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喜好和三公消费受限影响,消费需求明显不如去年,使猪肉的消费在下降,行业人士预计2014年人均猪肉消费还将继续下滑,供需差的扩大导致生猪价格的快速下跌。
 
  猪价行情低迷,养猪业似乎处于产业的寒冬,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规模化养殖在逐渐扩大,整个养猪行业都在变化。养猪行业的寒冬是供求不平衡造成的寒冬,另一方面说养猪行业的春天快来了,因为猪价的低迷逼着养猪行业人士去突围、去变革,去探究养猪行业发展的方向。
« 上一页 1/2 下一页 »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成华猪——擦亮“川猪”金字招牌的主力军
成华猪是我国著名地方猪种,其中心产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历史上以成都、华阳一带饲养尤为集中,故称成华猪。成华猪具有肉质优良、皮厚和抗逆性强等优势性状品种特性

0评论2022-02-06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