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耕地质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2012-09-24 08:1216480甘肃日报
 
我省发展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我省粮食连年丰收。

  本报记者王朝霞

  耕地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也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耕地质量建设,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省耕地质量建设成效显著。

  耕地质量管理有法可依

  为依法加强对耕地质量的建设与管理,我省于2008年着手起草《甘肃省耕地质量管理办法》,于2011年1月15日起正式实施。该《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省耕地质量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是我省耕地质量建设管理与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将对依法管理和保护耕地,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该《办法》理顺了耕地质量管理体制,明确了耕地质量执法主体,明确规定,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耕地质量保护建设工作,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耕地质量的保护建设与监督管理。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工作。同时,建立耕地质量等级认定制度,严格落实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从而确保耕地占补平衡。该《办法》还明确了多项提高耕地质量的政策措施,规范了耕地质量管理措施。

  实施“沃土工程”“保育”耕地

  “沃土工程”是以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通过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土壤肥料监测技术手段,推广有机培肥改土和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富民工程。农业部于2004年批复“甘肃省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建设项目”,总投资539万元,2005至2006年在兰州、天水和玉门实施了该项目,成效显著。

  省改造更新土壤农化监测中心实验室、天水市土壤农化监测中心实验室、玉门市土壤农化监测中心实验室,可检测土壤、肥料及农产品中有机质、氮、磷、钾、微量元素等各种物质成分30多项,提高了全省土壤肥料监测能力和手段。建设示范基地2万亩,在基地内示范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绿肥种植技术、有机肥堆腐制造技术、有机培肥改土技术、微灌施肥技术等“沃土”技术措施,提高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沃土工程”项目的实施,完善了省级及天水、玉门两市的农化测试中心的土壤、肥料检测功能,对全面开展甘肃省耕地质量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示范基地田间工程的建设改善了示范区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加强了土、水、肥三个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化了肥料结构,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肥料浪费及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减轻了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硝态氮含量。以秸秆还田为主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绿色食品专用肥料等生物有机肥专业化、工厂化生产,大大减轻了城市郊区大型畜禽废弃物的污染。

  培肥补充耕地提升质量

  开展补充耕地质量建设管理与验收是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切实解决土地开发整理中“占优补劣”、“三重三轻”等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是着力提升补充耕地土壤质量的有效手段。2010年农业部组织实施了补充耕地质量建设管理与验收试点工作,我省被列为6个试点省份之一。我省农业、国土两部门紧密配合、通力协作,在秦州区玉泉镇开展了调查采样,采集土壤样品63个,分析化验了600多项次,建立了5个土壤肥力和墒情长期定位监测点,对土壤养分和墒情跟踪监测。对项目区5800亩耕地进行连续两年地力培肥,使项目区耕地质量明显改善,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种植绿肥、秸秆腐熟还田、增施有机肥、施用土壤调理剂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改良土壤、调节水肥利用、减少用药、减少投入的农田耕作技术模式,是实现有机肥源综合利用,休闲地利用,提高耕地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我省自2010年在农业部支持下,累计补贴资金4325万元,其中国家财政补贴资金4085万元,省财政补贴资金240万元,在我省24个县市区实施了有机质提升项目。截至目前,累计实施面积121.94万亩,其中秸秆腐熟还田技术实施面积57.87万亩,种植绿肥技术实施面积31.1万亩,盐碱地改良技术实施面积16万亩。全省累计增加粮食产量达到9.38万吨,亩均增产在30公斤以上。累计增加收入5248.5万元,亩增收50元左右。河西地区利用秋收以后闲置时间种植绿肥,高效利用了耕地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减少了化肥造成的污染。

  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我省自1996年以来先后建立了9个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组建了甘肃省耕地质量监测技术中心,完善现有监测网点设施条件,为全省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提供第一手资料。通过长期定位监测和调查,及时了解耕地地力动态变化特征及养分变化趋势,为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高耕地水、土、肥等资源利用率提供了基础数据。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土壤修复变“瘦田”为“良田” 司尔特生态肥料提升耕地质量
  近日,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联合《化肥工业》杂志在上海举行2017全国农田土壤环境综合治理发展战略论坛(以下简称论坛)。针对我国耕地总面积红线的一再报警等

0评论2017-10-30634

截至7月2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3967万亩
  据国家防总网站消息,东北中南部部分地区旱情有所缓解,但辽宁南部、内蒙古东北部部分地区仍然维持高温少雨天气,旱情持续发展。辽、吉、黑、蒙等四省(区)有54万人因

0评论2015-08-0323955

耕地数量越多 农业竞争力提高的条件就越好
  耕地数量越多,中国农业竞争力提高的条件就越好,农民也越容易专业化。保护耕地最有效的办法不是依靠行政命令,而是让市场机制发挥更多的调节作用。  近日,国家领

0评论2015-06-09353

土壤污染危及18亿亩耕地红线
  今年,从北京的雾霾天,到兰州的自来水苯超标,引起了公众对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关切和国家有关方面的重视。而一种看不见的污染土壤污染,却容易被公众尤其是城市居民

0评论2014-06-08346

化肥滥用耕地质量堪忧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台50马力的拖拉机能耕翻12至15厘米厚的土地,而现在,要100马力的拖拉机才能实现,可见当下土壤板结的程度。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盐城市耕地质量

0评论2014-03-13380

从耕地状况 看粮食压力
  □ 从耕地质量看,我国许多耕地在山区、丘陵区、林区等区域,广袤连片的平坦耕地不多,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甚至不宜耕种的情况大量存在  □ 在人口增长、消费水平

0评论2014-02-22294

山东省平原县110万亩耕地照“单”施肥
  6月2日,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桃园街道办事处张麻子村张洪春,站在测土配方施肥信息栏前观看,信息栏上写着采集土样14个,检测结果明白地写着有机质等的含量,并根据含

0评论2013-06-271718

中国耕地不到世界10%却耗掉全球1/3化肥
  除了广受关注的政协关于绿色农业的一号提案,食品安全问题是否可防可控、有机食品如何名实相符,都使得今年政协农业讨论组的讨论成为焦点。    由此,《第一财经

0评论2013-03-181867

河北怀来给耕地“配餐”8万农户受益
去年我搞了5亩配方施肥示范,化肥用得少了,但葡萄好看、好吃,产量还高,加上少施的化肥钱,每亩葡萄多收入3000元呢!怀来县后郝窑村葡萄种植户侯贵文乐呵呵地给我们算

0评论2013-01-11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