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别家丰产低价销售 而套袋荔枝却身价倍增

2014-06-20 09:033560南方都市报
 

  荔枝套袋身价倍增,20元每斤仍不愁销路。
 
  今年斗门荔枝丰产,不少果场里只能低价销售,可在白蕉镇南澳村的一个果场里,各个品种的荔枝价格都比市面上至少要贵上一倍,最高的卖到20元/斤,但仍不愁销路。昨日,斗门区水果技术推广站站长卢七带介绍说,这家果场的秘诀就是给荔枝果实“穿上衣服”,这才使得身价倍增。
 
  套个袋子只花0.3元
 
  位于白蕉镇南澳村的这家果场里种有220亩荔枝、黄皮,不过记者在果场里几乎看不到红红的荔枝果,只能看到满树挂着的白色纸袋。
 
  “总共套了20多万个袋子,每个袋子两毛钱,算上人工就要三毛钱了。”果场老板陈迪文说,由于有了这个成本,他的荔枝想卖得便宜都不行,只能走“高端路线”。
 
  给荔枝果实套上袋子,这是什么路子?斗门水果技术推广站站长卢七带说,这是一种国外和台湾地区都普遍采用的技术,可以有效防止农药喷洒到果实上面,同时防止荔枝果由于风吹造成彼此摩擦而“破相”,特别是没有雨水淋和虫害,加上纸袋的透光性特别好,可以保证果实外观好、味道好、品质好。不过,他在斗门推广了好多年,真正采用这种套袋种植技术的只有屈指可数的一两家。
 
  少打了8次农药
 
  卢七带介绍说,白蕉北部都是水源保护区,没有工业污染,水质也很好,因此种植业可以有不错的发展,如果走生态绿色农业的路子,可以在土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增加农产品的销售价格。
 
  陈迪文的确是按高价路线来走的,他这里的荔枝平均售价是15元/斤,低端一些的品种价格为7元/斤,高端些的糯米糍、玉荷包等就要卖20元/斤了,比市场零售价至少要高出一倍多。
 
  “我们少打了8次农药。”陈迪文说,每年4月下旬荔枝长到玉米粒大小时,他会请人给荔枝树喷洒一次农药,然后让村民给一串串的荔枝套上从台湾买来的纸袋子,然后扎上口,这样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就不用再喷农药了,而别的果园要每周喷一次。
 
  “低价竞争早就死翘翘了”
 
  “如果不采用这个技术,跟别的果园一样搞低价竞争早就死翘翘了。”陈迪文说,他了解到今年不少果园的荔枝都按一两元的价格往外销售,这在他这里是不可想象的。由于种出来的荔枝品质好,来荔枝园里采摘的市民很多,这使得陈迪文更加意识到,城里人认可的是健康安全品质好,价格只要适当就能接受。
 
  “斗门水果种植还是要走品质化路线才更有前途。”卢七带说,他希望越来越多的种植户能够借着珠三角城市大发展的契机,采用新技术、新手段把斗门水果的品质和品牌打出去,这样增收就有保障了。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大棚变成“黄金屋” 黑土长满“摇钱菇”
  在离长阳县城十五分钟车程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庄,叫两河口村,村子里有着一片醒目的温室大棚,大棚里有着一位其貌不扬的香菇专家。  他叫李祥满,是龙舟坪镇两河口

0评论2023-04-1725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