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养牛大县为何闹“牛荒”

2014-07-04 13:265350农民日报
 近年来,牛肉市场价格一路飙升,作为“全国商品牛基地县”的安徽省灵璧县按理说应该是受益者。然而,事实出人意料,该县的养牛数量不升反降。一些养牛场关门歇业,或改从他业;原本出口创汇的牛肉加工龙头企业因在本地难寻牛肉,不得不靠大量进口维持生产。养牛大县为何闹起“牛荒”?记者日前来到灵璧县一探究竟。
  养牛基地不见牛
  说起皖北地区最大规模的现代化生态养牛基地——灵璧县万头养牛示范园,安徽业界无人不晓,但谁能想到,这个占地约700亩、拥有标准化牛舍38栋、青贮饲料池4座、有机肥生产车间2栋的大型养牛基地,已有一年多不见牛影了。
  这是位于灵璧县尹集镇的一个花园式的养牛基地,整齐美观的牛舍和牛槽掩映于绿树丛中,一块巨大的牛形灵璧石引人注目,然而,放眼望去,荒草遍地,芦苇长有一人高,有的地方还种起了小麦,可就是见不到一头牛。“2010年以前,这里可红火了,四五千头牛差不多把各个牛舍都挤满了,景象特别壮观。但2010年以后,园里的养牛数量锐减,牛出栏后就不再补栏,到2011年只剩下几百头牛,2013年以后更是一头不剩。”示范园一位负责人说。
  据了解,示范园最初计划做循环农业,延长产业链,每年消化5万亩地的秸秆,用牛粪生产有机肥30万吨,直接解决300人就业。可惜的是,美好的规划没有坚持下去。园区一位负责人无奈地说:“上级领导来考察时也曾问过为何不再养牛,我们的回答是,养不起,闲置亏小钱,养牛亏大钱。”
  不仅大型养殖基地不养牛,近年来,灵璧县一些小型养牛场也陆续关门,有的原先有数百头牛的养牛场如今已改作养鸡场。灵璧县申浩养牛专业合作社是该县最大的养牛合作社,往年有300多户会员,2013年以后降至100户。
  宰牛车间无牛宰
  位于灵璧县的荷金来农业公司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牛肉屠宰加工企业之一,拥有年设计屠宰量5万头的现代化屠宰车间,但近年来屠宰车间从未“吃饱”过,特别是2013年以后,车间的现代化屠宰流水线几乎无牛上线。“当初上这个流水线时认为在养牛大县不会缺牛,出现如此局面始料未及。”公司负责人仪江天说,2010年前的几年里,公司现代化宰牛车间每年屠宰万头牛左右,由于牛肉品质好,大量出口海外,在公司的众多冷库中还有一个专门的“出口冷库”。2008年,公司牛肉出口创汇350万美元,在全省养牛企业中首屈一指。但2010年以后,公司无牛可宰,并且还从出口牛肉转为进口牛肉。
« 上一页 1/2 下一页 »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成华猪——擦亮“川猪”金字招牌的主力军
成华猪是我国著名地方猪种,其中心产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历史上以成都、华阳一带饲养尤为集中,故称成华猪。成华猪具有肉质优良、皮厚和抗逆性强等优势性状品种特性

0评论2022-02-06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