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改革的意见(全文)

2014-07-31 08:326430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
 
  户 籍 制 度 改 革 的 意 见
 
  国发〔2014〕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要求,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积极稳妥、规范有序。立足基本国情,积极稳妥推进,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合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预期和选择。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尊重城乡居民自主定居意愿,依法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不得采取强迫做法办理落户。
 
  ——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
 
  ——坚持统筹配套、提供基本保障。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扩大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
 
  (三)发展目标。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加快建设和共享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到2020年,基本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有效支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保障公民权利,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二、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
 
  (四)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五)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在城区人口50万至100万的城市合法稳定就业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压力小的地方,可以参照建制镇和小城市标准,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压力大的地方,可以对合法稳定就业的范围、年限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范围、条件等作出具体规定,但对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不得设置住房面积、金额等要求,对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的要求不得超过3年。
 
  (六)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在城区人口100万至300万的城市合法稳定就业达到一定年限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城区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城市,要适度控制落户规模和节奏,可以对合法稳定就业的范围、年限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范围、条件等作出较严格的规定,也可结合本地实际,建立积分落户制度。大城市对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的要求不得超过5年。
 
  (七)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现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指标,合理设置积分分值。按照总量控制、公开透明、有序办理、公平公正的原则,达到规定分值的流动人口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八)有效解决户口迁移中的重点问题。认真落实优先解决存量的要求,重点解决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可以适应城镇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环境的人员落户问题。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等常住人口的城镇落户率。
 
  三、创新人口管理
 
  (九)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统计制度。
 
  (十)建立居住证制度。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在居住地申领居住证。符合条件的居住证持有人,可以在居住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服务、证照办理服务等权利;以连续居住年限和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等为条件,逐步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权利,同时结合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逐步享有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的资格。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扩大向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居住证持有人应当履行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等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公民义务。
 
  (十一)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实际居住人口登记制度,加强和完善人口统计调查,全面、准确掌握人口规模、人员结构、地区分布等情况。建设和完善覆盖全国人口、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标识、以人口基础信息为基准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分类完善劳动就业、教育、收入、社保、房产、信用、卫生计生、税务、婚姻、民族等信息系统,逐步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信息整合和共享,为制定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信息支持,为人口服务和管理提供支撑。
« 上一页 1/2 下一页 »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户籍改革旨在激发农民创造活力
  近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如巨石落水,激浪千层,在社会上引起强烈震动。执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城乡二元结构可能因此得以根本性的破解,在

0评论2014-08-14283

户籍改革启动: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区别
  国务院日前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现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

0评论2014-08-04587

中央通过户籍改革意见 城市实行差别化落户政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共中央总

0评论2014-07-01556

解析户籍改革硬骨头怎么啃 难点在公共服务全覆盖
  6月6日举行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出了总的政策要求: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

0评论2014-06-21413

“户籍城镇化率”低下反映农民权益劣势
  近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数据中心发布的一项有关中国城镇化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户籍城镇化率远低于实际城镇化率(52.7%),非农户籍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仅为27

0评论2013-11-261588

媒体关注户籍改革 北漂称户口捆绑太多东西
  北京某网站频道运营编辑邹强    没户口,生活真不便(改革新期待③户籍制度)    附加在户口上的东西太多了    欧阳洁周庆华    在把四环、五环一顺溜

0评论2013-11-121951

调查显示:70%的农业流动人口不愿放弃农村户籍
  调查显示,70%的农业流动人口不愿放弃农村户籍    民生三问:他们为何不愿户口进城    对话人:本报记者李晓宏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司长王谦  

0评论2013-10-251683

常住人口无城市户籍呼唤“人的城镇化”
  中国市长协会7月5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卷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2.57%。专家表示,城镇常住人口中有2亿多人没有非农人口户籍,与户籍

0评论2013-07-101658

2亿城镇常住人口无城市户籍 难享同等社会福利
  据新华社电中国市长协会昨天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卷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2.57%,意味着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中。专家表示,

0评论2013-07-08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