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产业花开家家富 美丽乡村处处景 ——青海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产业观察

2022-06-29 10:1819830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海玲

近日,位于青海省海东市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七里花海景区内十万株各色郁金香次第盛开,花团锦簇的美景不仅引来游人,也让有心人嗅到“花香”中的商机。

景区负责人付成才介绍,景区起步于2017年,通过流转古鄯镇山庄村380亩土地和1000亩荒山沟打造而成。景区在精心种好观赏花田的同时,加快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增加游乐项目和民宿体验地,让游客尽情欣赏山水花田之美。这种“花海+游乐+民宿”的运营模式,不仅乐了游客,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多年来,青海省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稳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强镇建设、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培育壮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产业平台、主导产业、经营主体、三产融合等方面进行创新推动,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让农民的“口袋”真正鼓起来。

乡村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天下黄河贵德清。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坐落在黄河岸边的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比其他地区的耕作周期开始得更早。

走进新街回族乡陆切村,特色的长白葱、红笋、蒜苗绿意盎然,长势喜人。新街回族乡党委书记张万沛说:“长白葱和红笋抗寒性极强,日照长度不影响其生长,而且产量高、口感好,不必专门人工培土,所以适合大面积栽培。每年收获季节,我们的长白葱、红笋能送到广州、福建、深圳等地市民的餐桌上。”

“目前新街回族乡种植长白葱已实现机械化,长势越来越好,亩产达到7000公斤。”张万沛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每公斤3元计算,村里80%的种植户每户至少有10万元的纯收入,只要不“等靠要”,加上在家门口打零工赚钱,每年怎么都有15万元的收入。

依托当地“一村一品”的政策,新街乡鱼山村的村民将土地流转给外地种植大户种植特色蔬菜已经成了一种新趋势。鱼山蒜苗因品质优良、营养丰富、辛辣可口,深受省内外消费者青睐。

近年来,青海省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建设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21年培育牦牛、蔬菜、油菜和乡村手工业等6个“产品小而特、业态精而美、布局聚而合”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截至2021年年底,全省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81个。

建设省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2021年支持27个村依托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和传统民族手工业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开拓销售市场、建设营销网络和打造地域品牌,有力促进了村镇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乐都紫皮大蒜、互助蔬菜、龙羊峡冷水鱼、祁连藏羊、湟源饲草、湟中奶牛……立足特色资源禀赋,青海吸引资本聚镇、能人入镇、技术进镇,稳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强镇建设。2021年建设湟中县土门关、乐都区高店镇、乌兰县茶卡镇和河南县赛尔龙乡等4个产业强镇。全省累计建设13个产业强镇,每个强镇中央资金投入1000万元。强镇项目的实施加强产业优势区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提升屠宰分割、田间贮藏、预冷保鲜、烘干晾晒、分级包装、冷链物流、城市配送等产地初加工水平,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牧民增收。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蓬勃兴旺

天河之南,蒙旗草原。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拥有可利用草场913万亩,堪称“亚洲一流、青海最美草原”。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在河南蒙旗草原上的时候,赛尔龙乡尕庆村牧民郭多便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因为绿色有机的草原环境和生态、有机畜牧业的生产方式,我们和有机畜产品企业签订销售合同,不仅不愁销路,还能卖个好价钱!”从逐水草而居的“牧羊人”到今天的“股民”,郭多说,随着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牧民将牦牛入股到合作社,自己还能抽出身在合作社打工,“钱袋子”也更鼓了。

作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的青海,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并拥有世界数量最多、品质最好的牦牛资源和国内优良的藏羊资源。近年来,青海省围绕牦牛、藏羊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两个产业集群。

青海争取中央资金1.5亿元实施了牦牛产业集群项目,该项目建设期为3年,重点在玉树、果洛、黄南等区域的玉树市、称多县、玛沁县、班玛县、泽库县、河南县、西宁市等21个县(区、市)实施。参与项目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省级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科研事业单位4家、行业协会1个和产业联盟1个。

另外,青海争取农业农村部的支持,投资建设了藏羊产业集群项目,落实中央资金1.5亿元,首批下达资金5000万元,项目重点在海南、海北和海西等环湖地区的共和、祁连、海晏、天峻等9个县(区、市)内实施,参与项目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省级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科研事业单位3个、国有农牧场4个。

牦牛藏羊产业集群的实施,推进了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和扩能改造,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了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青海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赵得林介绍:“通过建立牦牛、藏羊产业集群,可以有效提升畜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及产业精准扶贫,加快当地实现畜牧业现代化,更好地满足牧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发展需要,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一二三产业融合方兴未艾

高原草木葱茏,惠风和畅,走进海东市平安区白沈沟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基地,一排排大棚整齐划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大棚内鲜嫩的人参果、西红柿、油桃等各类果蔬挂满枝头,棚内香飘四溢,生机盎然,甚是喜人。

“去年,我们一家到这里采摘果蔬,亲戚朋友吃过后赞不绝口,这不趁着好天气我们又来了。”“这里采摘的果蔬,菜有菜味、果有果香,当天采摘当天吃,不仅新鲜还能感受采摘的乐趣。”平安区的游客刘珍和朋友慕名来这里采摘。

近年来,西宁市湟中区田家寨镇青海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通过各个产业的有机融合,形成“农文旅商”融合发展的产业支撑格局,走出了一条“特色种植+观光农业+休闲采摘+科普教育”的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子。

百亩茶田、千亩花海、大棚采摘、游乐滑道、科普基地……这里已成为人们休闲度假、放松娱乐的绝佳之地。“打造区域经济利益共同体模式,带动周边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董事长蔡有鹏说。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青睐于在田间地头摘菜、摘水果,尽享休闲农旅时光。这种新的“农旅”形态为乡村旅游业态蓬勃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正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势力”。

近年来,青海省依托各地优势产业禀赋,通过高标准规划,整合资源力量,打造了玉树牦牛产业、湟源饲草产业、互助蔬菜产业和乐都富硒蔬果产业4个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有力推进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聚集、多业态发展模式,加快构建了标准原料基地、集约加工转化、区域主导产业、紧密利益联结于一体,示范引领乡村产业振兴。

此外,青海建设产业融合典型县,支持大通、河南、海晏、湟源和天峻等县依托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牧业产业“接二连三、跨界融合、多业态增长”,推动构建农牧业生产、文化创意、养生科普、休闲旅游等多种业态有机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不断提升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产业花开百姓富,美丽乡村处处景。产业兴旺正领航乡村振兴,让高原农牧民和村集体共享改革红利,“强富美”的乡村愿景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我国将在县域农村建成一批就地就近的风电项目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记者严赋憬、戴小河)国家发展改革委1日发布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提出“十四五”期间,在

0评论2024-04-0518304

为乡村提供“营养可口”的文化大餐
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乡村不

0评论2024-02-0822064

用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维权宝典”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3年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十大典型案例,这是自2018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连续6年向社会发布典型案例。本次发布的案例包括司法保护案件、行政执法案

0评论2024-01-2723010

如何化解“涉农执法”争议? 专访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赵鹏
 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多地因“涉农执法”在网上引发讨论。社会对此类事件为何如此关注?“涉农执法”又因何屡惹争议?半月谈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

0评论2023-12-3123996

全力以赴抗灾夺丰收——农业农村系统抓好灾后农业恢复生产综述
7月底以来,我国华北、东北等局部地区遭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随着洪水退去,这些地方的农业生产开始回到正轨。在河北省涿州市百尺竿镇的鲟鱼良种场里,

0评论2023-09-1317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