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华西村党委书记:新农村建设要走自己的路

2012-11-28 09:5419830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在这方面,您和您的父亲——老书记吴仁宝相比,有何不同?

  吴协恩:我与父亲不同的是,我对投资工厂不是特别感兴趣。老一辈喜欢“看得见、摸得着”,把力气花在做实业上。但我喜欢做资本运营,对资本市场、对智力劳动很感兴趣。有句老话叫做“吃力不赚钱,赚钱不吃力”。当然,要想赚钱始终是吃力的,但如果把整个企业的资源在资本市场充分释放出来就不会太吃力了。

  《中国经济周刊》:10年来,华西村在战略转型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吴协恩:我们实现了从单一农业,到二、三产业,再到“农、工、商、建、游”这五大产业。华西提升了“三个多”:一是为国家多缴税。总共上缴税收57.64亿元,老村民人均每年缴税32.51万元。二是为集体多积累。总共积累(可用资金)212.62亿元,人均每年119.92万元。三是为村民、职工多分配。发放工资、奖金总共66.56亿元。

  “一定要走自己的路”

  《中国经济周刊》:华西集团最新的目标定位是什么?未来有何规划?

  吴协恩:面对未来发展,特别是十八大后的5年期间,主要工作仍然是以“四句话”(旅游唱好戏、工贸创好利、农建保好底、平安靠内需)为主。比如,“旅游唱好戏”,先唱“空中戏”,5年内新建15个机场,每年3个;新增10架飞机(8架直升机、2架商务机),每年2架。本村建好新市村,实现“上有空航、下有地航”。所谓“地航”,也就是中心村到山上,地上立交桥,地下通隧道,空中飞机绕,湖里鱼虾跃。

  《中国经济周刊》:作为十八大代表,您对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有什么想法和举措,在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有哪些新的探索?

  吴协恩:我在2003年7月担任村书记后,首先做到的一条准则,就是以老书记为做人、做事的标杆,确立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仰,实事求是地走华西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

  每次在各地的基层干部培训班结束时,我都会说:“你们到华西来,学华西,总归要带一点回去,带什么呢?就是观念、理念的转变。记住一定要走自己的路。因为华西也是通过几十年的变化、几十年的发展而来的。你们更不要灰心,而是要想办法让当地的老百姓先富起来,大家要一步一步来,一步一个脚印来。因为富起来后,基础就好了,发展就会变快。”

  放眼未来,华西要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断推动自身的科学发展,加快人民致富的步伐。

  《中国经济周刊》:很多农村都想成为“第二个华西村”。您认为华西村的富裕之路是否可以复制?

  吴协恩:这也是很多专家和记者经常问我的,“华西模式能不能仿造?华西之路能不能复制?”有些人觉得,华西难以复制。我的看法,华西只是贯彻了中央精神,并没有什么创新的理念、特别的经验,完全可以复制。

  当然,关键要看有没有能复制的人,关键要看能不能做到“两好”等,这也是我们华西自身的标准。

  所谓“两好”,也就是又快又好,又慢又好。一是“又快又好”。落实中央精神,关键就是要“快”字当头,宜快则快。华西在任何时候,都把中央精神在第一时间,又好又快地贯彻到基层,真正做到了“上到中央部委办,下到农户小老板,关键党员挑重担”。二是“又慢又好”。比如,新农村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后,遇到少数几户不理解,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耐心等待,做到又慢又好。我的看法,只有做到等待老百姓理解“又慢又好”,才能达到建设新农村“又快又好”!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集团董事长 吴协恩

  “有些人觉得,华西难以复制。我的看法是,华西只是贯彻了中央精神,并没有什么创新的理念、特别的经验,完全可以复制。”
« 上一页 2/2 下一页 »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健康体重管理行动等3个行动被纳入健康中国行动
全国爱卫会14日发布通知称,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启动实施健康中国行动15个专项行动。结合健康中国建设工作实际和健康中国行动推进情况,决

0评论2025-04-142519

我国将在县域农村建成一批就地就近的风电项目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记者严赋憬、戴小河)国家发展改革委1日发布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提出“十四五”期间,在

0评论2024-04-0533018

为乡村提供“营养可口”的文化大餐
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乡村不

0评论2024-02-0836504

用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维权宝典”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3年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十大典型案例,这是自2018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连续6年向社会发布典型案例。本次发布的案例包括司法保护案件、行政执法案

0评论2024-01-2737463

如何化解“涉农执法”争议? 专访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赵鹏
 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多地因“涉农执法”在网上引发讨论。社会对此类事件为何如此关注?“涉农执法”又因何屡惹争议?半月谈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

0评论2023-12-3138509

全力以赴抗灾夺丰收——农业农村系统抓好灾后农业恢复生产综述
7月底以来,我国华北、东北等局部地区遭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随着洪水退去,这些地方的农业生产开始回到正轨。在河北省涿州市百尺竿镇的鲟鱼良种场里,

0评论2023-09-1322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