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黄金大米”种出三声叹息

2012-12-10 10:0519140新华网
十年始末·五越“红线”

  自十年前立项,到2008年完成,再到今日调查结果水落石出,“黄金大米”试验实施人数次擅越“红线”,违反了多项相关规定和准则。

  一越“红线”:“黄金大米”项目于2002年12月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批准,内容是研究菠菜、“黄金大米”和β—胡萝卜素胶囊中的类胡萝卜素在儿童体内的吸收和转化成维生素A的效率。美国塔夫茨大学汤光文、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荫士安和浙江省医科院王茵作为项目负责人,将“黄金大米”试验与国内项目“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在儿童体内转化成为维生素A的效率研究”合并,偷偷完成,始终未向主管部门、项目承担单位提及“黄金大米”,也未告知给学生食用的是“转基因水稻”。

  二越“红线”:2003年11月,浙江省医科院伦理审查委员会通过了美国NIH项目的伦理审查。2008年项目现场工作转到湖南后,项目负责人未按规定再次申请伦理审查。王茵根据荫士安提供的材料,利用职务之便,私自加盖公章,以浙江省医科院的名义向汤光文出具了英文版“2003年的伦理审查结果仍然有效”的证明。

  三越“红线”:2008年5月29日,汤光文将在美国进行烹调煮熟的“黄金大米”米饭携带入境,未按规定向国内相关机构申报,违反了国务院《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1年)》及相关规定。

  四越“红线”:在项目进行伦理审查和向受试儿童家长知情同意告知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刻意隐瞒试验中使用的是转基因大米,仅发放了知情同意书的最后一页,违反了国际医学伦理准则和卫生部《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规定。

  五越“红线”:2012年8月,汤光文等在《美国临床营养杂志》发表了题为《“黄金大米”中的β-胡萝卜素与油胶囊中β-胡萝卜素对儿童补充维生素A同样有效》的研究论文。论文发表前,汤光文将论文寄给荫士安,荫士安代替王茵和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胡余明签名。此外,在有关部门对“黄金大米”进行多次调查中,当事人隐瞒主要实情,提供虚假信息。这些行为违反科研诚信,存在学术不端。

« 上一页 2/3 下一页 »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黄金大米试验疑云揭开 中美专家联合造假
12月6日,中国疾控中心、浙江省医科院和湖南省疾控中心联合发布关于黄金大米事件的调查结果,揭开了长达3个月之久的黄金大米试验疑云。  当事人提供虚假信息  2012年

0评论2012-12-071678

专家称“黄金大米事件”致中国遭遇百年大挫折
知识传播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昨天举行的2012知识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获奖者之一、恐龙学家徐星借用培根的这句话来作为获奖感言。面对今年中国的知识传播,另外一位获

0评论2012-10-29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