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黄金大米”种出三声叹息

2012-12-10 10:0519490新华网
一念之差·三声叹息

  “当时没想那么多,只是为了试验尽快完成……”“黄金大米”试验中国部分项目主要负责人荫士安没有想到,当时的一念之差,竟会酿成一场轩然大波,引人追索与叹息。

  一叹:“无害”何需隐瞒!

  据专家介绍,“黄金大米”本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长期支持的一个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目的是改善第三世界贫困地区儿童和妇女的营养条件,减少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失明、免疫力低下等疾病。

  然而,原本出于善意的一项试验,却因操作者的违规和隐瞒,造成了受试者极大的心理负担。

  面对记者,一名贺姓受试儿童家长泪流满面。他说,12岁的孩子听信了网上的不实传言,以为自己吃了“黄金大米”便再也不能生育。懂事的孩子反过来安慰家长,“爸爸妈妈,没关系的,我长大以后领养一个宝宝。”

  尽管当地政府和专家再三解释“黄金大米”并无健康危害,家长们仍难以相信。他们反问:“既然有益无害,为什么要瞒着我们?为什么要偷偷摸摸?”

  二叹:知情权和人格尊严岂容漠视!

  “黄金大米”试验和国内一些可能对健康和安全带来风险的项目悄悄上马一样,剥夺了公众的知情权,漠视了人的尊严。

  受试学生家长愤而提出赔偿要求。“黄金大米”也为类似事件不再发生敲响了警钟。

  三叹:科学精神怎能违背!

  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江口镇镇长肖明旭认为,就对人体健康而言,“黄金大米”试验“有错无害”;但就科研诚信而言,相关行为既“有错”,又“有害”,因为这有悖于“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每个科学家都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好,但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不能违背基本的行为准则和伦理准则。”《科学》杂志主编布鲁斯·艾伯茨在接受采访时说,“违背了科学精神,再伟大的科学成果也会黯然失色。”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事件暴露的少数科研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科学道德自律缺失,项目承担单位对个别科研项目监管不善等问题值得高度重视。卫生部已要求相关单位加强管理,完善制度,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 上一页 3/3 下一页 »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黄金大米试验疑云揭开 中美专家联合造假
12月6日,中国疾控中心、浙江省医科院和湖南省疾控中心联合发布关于黄金大米事件的调查结果,揭开了长达3个月之久的黄金大米试验疑云。  当事人提供虚假信息  2012年

0评论2012-12-071693

专家称“黄金大米事件”致中国遭遇百年大挫折
知识传播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昨天举行的2012知识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获奖者之一、恐龙学家徐星借用培根的这句话来作为获奖感言。面对今年中国的知识传播,另外一位获

0评论2012-10-29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