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如何深化城乡一体化改革——解读“苏州样本”

2013-11-15 08:3418670经济日报

  苏州实践——
  
  锐意改革创新机制
  
  蒋宏坤:苏州市自2008年被江苏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之后又被列为国家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联系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我们紧紧抓住改革试点重大机遇,积极探索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现实路径,基本建立了城乡一体规划、富民强村、现代农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五方面的长效机制,走出了苏州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子。
  
  苏州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采取了“五大举措”:
  
  第一,苏州基本建立了土地利用规划、城镇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四规融合”的规划机制。在规划引导下,积极推进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鼓励农民将集体资产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住房置换成股份合作社股权、城镇社会保障和城镇住房。目前,全市90%的农村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91%的承包耕地实现规模经营,49.5%的农户实现集中居住,累计46万户、130多万农民实现了居住地转移和身份转变。
  
  第二,苏州大力发展以股份合作为主的新型集体经济,走出一条“户户有资本、家家成股东、年年有分红”的强村富民之路。到2012年底,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总额达到1205亿元,村均稳定性收入582万元。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农村各类新型股份合作组织141家,累计达到4069家,持股农户比例超过96%。
  
  第三,苏州在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中,坚持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优先领域、作为富民强村的重要途径、作为优化生态的战略举措。全面落实优质水稻、特色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地“四个百万亩”农业布局。出台了生态补偿政策意见,提高对基本农田、水源地、重要湿地及生态公益林的生态补偿力度,对保护的水稻田按每亩400元予以生态补偿。
  
  第四,苏州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全市林地绿化面积达到203万亩,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超过99%,65%的村实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特色鲜明的镇村体系。
  
  第五,苏州还创新城乡一体社保机制,实现“三大并轨”,2011年7月率先实现城乡低保并轨,低保标准经过两次调整提高到目前的每人每月630元。2012年底,全市城乡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并轨。
  
  当前,苏州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在新型城镇建设、集体经济壮大、农民持续增收、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生态环境优化、公共服务均等几方面实现新的更大跨越,始终保持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领先优势。
  
« 上一页 2/3 下一页 »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解决“三留守”问题
  据了解,我国有2.69亿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开孩子和老人外出打工,他们为城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却牺牲了与父母、子女和夫妻之间的天

0评论2014-03-15346

“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同样化”--访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图表:推进的主要任务 新华社记者 肖潇 编制  新华网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赵承、董峻)统筹解决城镇化与三农问题,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大课题。在农业部部长

0评论2013-12-232191

5大顽疾困扰城镇化脚步:户籍阻碍城乡一体化
  昨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报告中提出,城市摊大饼式扩张、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等问题,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非常突出。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提交的关于城镇

0评论2013-06-291881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
  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新华网北京1月31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

0评论2013-02-011977

改变亿万农民命运的“国家试验”
原标题:改变亿万农民命运的国家试验  成都统筹城乡改革启示录  9年前,成都平原上,一场改变600万农民命运的巨大变革统筹城乡发展悄然拉开序幕。  2007年6月,成

0评论2012-09-261656

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历史过程,路径的选择要立足国情和现阶段发展状况,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发展措施和任务;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统筹兼顾,合理布局,有计

0评论2012-09-181783